家庭医生在线首页 > 疾病频道 > 肿瘤 > 肿瘤疾病 > 其他肿瘤 > 正文

类癌的病因是什么

2014-06-03 09:06:29      家庭医生在线

类癌(carcinoid)又称类癌瘤(carcinoidtumor),是一组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铬细胞的新生物,其临床、组织化学和生化特征可因其发生部位不同而异,此种肿瘤能分泌5-羟色胺(血清素)、激肽类、组织胺等生物学活性因子,引起血管运动障碍、胃肠症状、心脏和肺部病变等,称为类癌综合征(carcinoid syndrome)。那么,类癌的病因是什么?

本病病因尚未阐明,类癌瘤是一种能产生小分子多肽类或肽类激素的肿瘤,即APUD细胞瘤,它能通过靶细胞增加环腺甙单磷酸盐起作用,能分泌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血清素(5-羟色胺),胰舒血管素和组织胺外,有的还可分泌其它肽类的激素,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,儿茶酚胺,生长激素,甲状旁腺激素,降钙素,抗利尿素,促性腺激素,胰岛素,胰升血糖素,前列腺素,胃泌素,胃动素等物质,产生类癌综合征的主要物质是血清素和缓激肽,组织胺也参与一部分作用。

血清素对周围血管和肺血管均有直接收缩作用,对支气管也有强烈收缩作用,对胃肠道节前迷走神经和神经节细胞有刺激作用,使胃肠道蠕动增强,分泌增多。

缓激肽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,有些类癌瘤尤其是胃类癌可产生大量的缓激肽,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而引起皮肤潮红,循环中血清素增高还可引起心内膜纤维化。

正常情况下,食物中摄入的色氨酸仅2%左右被用作5-羟色胺(5-HT)的合成,98%进入烟酸及蛋白合成的代谢途径,但在类癌综合征的病人,60%的色氨酸可被瘤细胞摄取,造成5-HT合成增加,烟酸合成减少,60%摄入瘤细胞的色氨酸经色氨酸羟化酶催化成5-羟色氨酸(5-HTP),再经多巴脱羧酶变成5-HT,部分储存于瘤细胞的分泌颗粒内,其余部分直接进入血液内,在血液中游离的5-HT大部分经肝,肺,脑中的单胺氧化酶(MAO)降解成5-羟吲哚乙酸(5-HIAA)自尿内排出,起源于中肠系统的类癌病人血清中5-HT水平升高,而尿内5-HIAA排出增加,此属典型的类癌综合征,此类约占类癌综合征病例的75%以上,前肠系统类癌往往缺乏多巴脱羧酶,不能使5-HTP转变成5-HT,5-HTP就直接被释放进入血液内,因此病人血清内5-HTP水平升高,而5-HT不升高,病人尿中5-HTP及5-HT排出增加,而5-HIAA增加不明显,此即不典型类癌综合征。

90%以上的类癌瘤发生于胃肠道,主要见于阑尾,末端回肠和直肠,少数发生于结肠,胃,十二指肠,Mckel憩室以及胆道,胰管,性腺,肺和支气管等,不同种族的人群,类癌的好发部位可能有差别,在日本的病例中发生于胃,十二指肠和结肠的类癌较欧美病例为多,小肠类癌则较少,推测此可能与日本人和欧美人各脏器中嗜铬细胞分布不同有关。

Godwin综合2837例类癌,85.5%分布于胃肠道内,胃肠道外的发病部位有支气管,肺,头,肝,胰,子宫颈,腮腺,尿道,甚至睾丸或卵巢等,Orloff综合文献3000例胃肠道类癌的分布,依次为阑尾47.0%,回肠27.5%,直肠17.0%,胃2.5%,结肠2.0%,空肠1.5%,十二指肠1.3%,Meckel憩室1.0%,胆囊0.2%,以阑尾最多见,阑尾,回肠和直肠三者占全部胃肠道类癌的90%以上。

典型的胃肠道类癌,瘤常为细小的黄色或灰色粘膜下结节样肿块,单发或多发,粘膜表面多完整,其形态不一,有结节状,息肉样或环状等表现,少数瘤体表面可形成溃疡,外观酷似腺癌,常侵入肌层和浆膜层,一部分病人可有多源性类癌瘤存在,回肠类癌常为多发,瘤体较小,直径为3.5cm以下,多在1.5cm左右,国内一组统计78例,直肠类癌部位均在直肠10cm以下范围,瘤体大小约0.2~2.5cm,多小于1.0cm,形似息肉,但无蒂,切面观呈灰白或灰黄色,质硬,边界清楚。

类癌细胞在显微镜下呈方形,柱状,多边形或圆形,细胞核均匀一致,很少有核分裂相,细胞浆内含有嗜酸性颗粒,根据电子显微镜的观察,胃肠道各部分类癌的胞浆内颗粒形态与组织化学各呈不同表现,小肠类癌细胞内含有较大而多形的颗粒,银染色反应阳性故为亲银性,胃类癌细胞的颗粒呈圆形,银染色反应时,必须加入外源性还原剂才呈阳性反应,故为嗜银性,直肠类癌细胞的颗粒较大,圆形,均匀一致,亲银和嗜银的染色反应均阴性,故为无反应性。

类癌的组织学结构特点为瘤细胞的排列呈多样化,Soga等根据排列方式分成5型。

A型类癌细胞聚成结节性之实性巢团,细胞大致圆形,排列不规则,呈索状侵入周围,多见于起源中肠系统的类癌,是最典型的一型。

B型瘤细胞呈小状结构,排列成一层,如壳状,细胞核在周边部分,排列整齐如栅状或条带状,多见于起源于前肠系统的类癌。

C型方型细胞排列成腺体状,但其中无空腔,或成玫瑰花型。

D型瘤细胞形状不规则,排列不规则,成大片髓样结构,C型及D型多见于起源于后肠系统的类癌。

E型为上述四型的各种混合型。

类癌的不典型增生和核分裂相均不明显,一般很难从细胞形态来判断其恶性程度,可以参考:①类癌的大小,综合843例手术资料,最大直径在1cm以下者,90%~100%表现为良性病程,1~2cm之间者,30%~50%有转移,直径>2cm者,80%~100%有转移,②浸润程度,据统计已侵犯胃肠道肌层的类癌,90%发生转移,③生长部位,阑尾类癌几乎都呈良性病程,即使已浸润至浆膜,发生转移仍较少见(<2%)。

小肠类癌的转移率为30%,结肠为38%,十二指肠和胃的恶性类癌比小肠少见。

类癌的转移途径可以直接浸润生长,穿透浆膜至周围组织内,亦可发生淋巴转移或血行转移,并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而直接发生血行转移亦偶见有报道,血行转移以肝最多见,亦可转移至骨,肺及脑,其他少见之转移部位见诸报道的有:卵巢,附睾,皮肤,骨髓,后腹膜,眼眶,肾上腺,脾,胰,肾,甲状腺,膀胱,前列腺,子宫颈,亦有转移入乳腺的报道,其临床体征与原发乳腺癌极为相似。

类癌细胞起源于APUD细胞系统中的肠嗜铬细胞(又名kulchitsky细胞),此种细胞来源于胚胎神经嵴,广泛分布于消化道,具有嗜铬亲银的颗粒,能产生多种肽胺类激素,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进展,已使多种激素在组织切片上得到证实,类癌综合征系由于血清素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经肝脏形成代谢产物,经血进入肺和心脏,使肺动脉和心内膜下纤维组织增生,约半数病例伴有右心瓣膜病变,包括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增厚,缩短,僵硬,粘连,心内膜和腱索可发生纤维增厚,引起肺动脉瓣狭窄,三尖瓣闭锁不全等,左心内膜下弹性纤维内层有局灶性或弥漫性纤维增生等心脏病变,尤以支气管类癌发生左心,肺动脉,三尖瓣,主动脉瓣纤维化更为多见。

(责任编辑:宁果容 )

相关推荐

文章关键词:

胆囊类癌是由什么引起的

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(carcinoma of the gall-blader)占首位,其它尚有肉瘤、类癌、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、巨细胞……详细>>

类癌的饮食保健要注意什么

类癌(carcinoid)又称类癌瘤(carcinoidtumor),是一组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铬细胞的新生物,其临床、组织化学和生……详细>>

类癌的预防方法是什么

类癌(carcinoid)又称类癌瘤(carcinoidtumor),是一组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铬细胞的新生物,其临床、组织化学和生……详细>>

类癌的检查项目有哪些

类癌(carcinoid)又称类癌瘤(carcinoidtumor),是一组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铬细胞的新生物,其临床、组织化学和生……详细>>

大肠类癌怎么治 大肠类癌的5大治疗方法

大肠类癌怎么治?大肠类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,呈局部性、浸润性生长,很少转移。类癌好发于胃、十二指肠及小肠憩室、阑尾、回肠、直肠等处……详细>>

  • 张忠辉

  • 杜翠芬

  • 刘仕群

  • 马承红

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?

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

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

擅长:泌尿系肿瘤、泌尿系结石、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....[详情]